| 阅读模式
|
4月6号,安徽合肥,一段视频里,一位老人一上了地铁就脱掉了鞋子,横躺在座位上睡觉,过了几站,一个小伙子上前询问老人身体是不是不舒服,需不需要打急救电话?这本是好意提醒,但是却不知怎么惹恼了这个老人,起身就开始痛打小伙子。从老人嘴中传出“就你事多”“你管得着吗”“活的不耐烦了”等粗言秽语,在整个过程中,年轻小伙没有还手,任由老人对他拳打脚踢,并向老人解释“你想多了”“我就想问你身体有没有事”。 最近这段时间老人霸座的新闻越来越多,这些新闻有诸多相似之处:老人、用身份说事、自己有错还骂人,甚至打人! 无独有偶,另一段近日的视频在武汉地铁4号线。一位大妈借故包里盛着一碗汤而占了一个座位,一年轻女孩让她拿到自己身上,大妈恶语拒绝,于是,双方瞬间开打!甚至在女孩下车后,依然进行人身攻击,说“就你们这些乡下的伢不懂事”,“以后肯定嫁不出去”等侮辱的话。 一些老年人仗着年纪大,就以为年轻人一定应当为他让座,即使自己霸座也轮不到年轻人来说。一副我老我有理的样子,甚至因不让座就动粗,这是一种道德强迫症。那些打着年纪的幌子动粗的老人,可怜而不可敬。 “老人变坏”或许只是一种网络笑谈,但“老人变坏”现象却不能说不存在。过去见诸报端的大都是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,老年人或笑着婉拒,或感谢后才落座。现在不同了,给老年人让座几成天经地义,不论什么原因,只要一时没有让座,老年人可能就会出口训斥,进而扇人耳光,直至拦住公交车。这种老人暴力要座的事屡屡发生,不仅让众人失去了对老年人应有的尊重感,还会让更多人觉得有些老年人是为老不尊,认为老年人的道德水准也在急速下滑。因此,“老人污名”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。 众所周知,近几年出现的“新晋老人”大多出生于1949年前后,在他们的成长时期,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“匮乏”。在他们长身体的时候,却正好遇到“三年困难时期”,食品短缺和饥饿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物质观念的形成。在物质长期匮乏的背景下,人类的活动唯一目的几乎就是生存下去,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并且伴随着历次的运动,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打破,而新的道德观念又不存在,为了生存下去可以无所不用其极。就像是曾有文学作者描述苦难时期的生活。“谁不偸谁就活不下去”。 说到根源,或许是他们的成长年代及背景,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环境下,有些人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、学校和社会教育。他们得到的是一种丛林里比划谁的拳头大的价值观。而最要紧的是,没有什么禁忌也没界限。又或许是对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的信奉,很多人缺乏矛盾冲突时理智而温和的解决方式,必然很容易走入斗争模式,非黑即白,非敌即友的思维惯性。所以,你不给老年人让座,就“该打”,年轻人就该听老年人的。这种思维,在一些上了年纪的父母心中根深蒂固。 很不幸,老人家们成长的年代正是恶没有底线的时候。当初种下的恶果,如今就到了“收获”的季节。于是,他们不觉得广场舞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困扰,不觉得让座是一种关爱而并非理所应当,甚至可以颠倒是非、诬陷他人,成长时期基本公共教育的缺失,使他们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,甚至可以不择手段的利己。 当今的中国社会,对于老人所存在的问题,该纠正的还是要纠正,不能因为在“尊老”之下,就近乎无条件的服从。当然,很多时候人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是难以更改的,更何况六七十岁的老年人,所以,有些问题也只能交由时间来解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