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阅读模式
|
赤壁之战和江陵之战的胜利,虽然是周瑜率军为主打的,但刘备军的协助和策应也是功不可没的,或者说,这就是孙刘联盟的共同胜利。那么,促成这个联盟的功劳有没有诸葛亮的份儿呢? 曹操南下荆州,刘表却突然间去世,毫无疑问,这对于东吴人来说也是一个大变故。这个时候,鲁肃对孙权说:刘表的两个儿子素来不和睦,军队中的将领,也是各自有不同的拥戴。在荆州的刘备,是天下的枭雄,素来和曹操不对付,他虽然在刘表那儿栖身,有能力却得不到重用。如果刘备能和荆州的上层同心,而荆州人又是上下一心,就应该和荆州以及刘备结成盟好;如果刘备和荆州主政者不一致,就应该对他采取别的办法,以完成我们自己的大事。当务之急是让刘备先安抚荆州人,让他们一心一意,共同抗曹,刘备必然欣然从命。如果这个目标实现,则天下的大事可以就此确定。关键是要快,慢了,就会被曹操夺得先机。孙权马上派遣鲁肃前往。到了夏口,鲁肃就听说曹操进入荆州,还听说曹操的进军速度非常之快。鲁肃也星夜兼程,可到了南郡,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。鲁肃只好改道而行,在当阳长坂坡见到了刘备。鲁肃说了孙权的意思,并说江东如何稳固,劝刘备和孙权联合。刘备非常高兴。当时诸葛亮和刘备在一起,鲁肃对诸葛亮说:“我是你哥哥诸葛瑾的好朋友!”于是和诸葛亮定交。到了夏口,刘备派诸葛亮过江出使孙权,鲁肃回去复命。 这段话看起来孙刘两家联盟皆是鲁肃一人所为,也就是说没有诸葛亮什么事情,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? 首先,鲁肃出使荆州,本意是吊唁刘表,一边观察荆州形势,所以他所有的设想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,但他见到刘备时,荆州已经不是原来的荆州,刘琮投降了。更要命的是,刘备不但在荆州没有寸土,而且兵败正在逃亡。或者说,这时候的刘备,不但不能左右或者是部分主导荆州局势,他自己将前往何方都不知道。这就是诸葛亮所说的:“事急矣!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。”也就是说,鲁肃和孙权定计时的前提条件已经完全不存在了。或者说,荆州已经是不是抗曹的问题,刘备也不是对荆州有没有影响的问题,一切都变成曹操什么时候过江的问题。所以说,回到东吴的鲁肃,面对的也不是要不要联合刘备,而是要面对东吴是战还是投降的问题。鲁肃虽然是坚决的主战派,但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孙权下定决心抗曹,于是在他说动(不是说服)了孙权以后,劝孙权赶紧召周瑜回来,而不是派人去联络刘备。 其次从周瑜来说,无论是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势,还是向孙权提出调集多少兵力,从来就没有提到过刘备。《吴录》说周瑜攻打江陵城,刘备要求把张飞调给周瑜一道攻城,让周瑜给他多一点儿兵力,周瑜也只是给了刘备两千兵,并没有说同意张飞随他攻城。说这话不是说刘备没有参战,周瑜攻打江陵城,关羽实实在在是在后方骚扰,即所谓的“断北道”,这让江陵几乎成为一座孤城,否则曹仁也不会从江陵撤走。要说的是在周瑜这儿,开始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刘备。 还有就是,在孙权没有下决心抗曹之前,刘备在孙权心中根本就没有多大位置。当周瑜分析了双方的优劣之后,孙权说:“曹操老贼想废汉自立已经很久了,他只不过是忌惮二袁、吕布、刘表和我罢了。现如今数个英雄已经被他消灭,唯有我还存在,我和老贼,势不两立。”这儿并没有提到刘备。《江表传》还提到了一件事,说周瑜向孙权要五万兵,孙权说“五万兵难卒合,已选三万人”,让周瑜先行。这儿也没有提到刘备的兵,哪怕是让他策应也没有提到。 总起来说,东吴人是不是抗曹,是基于自身,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,在做出决定之前,并没有考虑刘备。更重要的是,孙权还有一个私心,那就是看曹操会不会过江!这时候的曹操会不会过江呢?至少暂时还没有。《江表传》说,曹操曾经给孙权写信,说要和孙权“会猎于吴”。贾诩也劝曹操不要急于过江。都说明,曹操准备的间隙,就是孙权的幻想空间。尤其是诸葛亮见孙权,更是把这个问题摆到了桌面上。 诸葛亮见到孙权时说:“天下大乱,将军起兵占据江东,刘豫州也在汉水以南招集人马,与曹操一同争夺天下。如今中原各路英雄已经被曹操基本平定,又顺势南下攻破了荆州,声威震动天下。英雄已无用武之地,所以刘豫州才逃难到这个地方。请将军权衡自己的势力以应对当前局势:如能凭借吴越的军队与中原的军队对抗,不如早一点儿和曹操断绝关系;假如无力抗衡,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束铠甲,干脆向曹操投降称臣!如今将军表面上说是顺从曹操,内心深处却是迟疑不决,情势危急却不能当机立断,不几天就要大祸临头了啊!”孙权说:“假如真像你说的那样,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?”上面这段话,诸葛亮不但说出了东吴军队的现状,把孙权内心的想法也说了出来。如果这不是实际情况,一个前来求和的使者,他会把对方的主公说的这样不堪吗?这也充分证明,孙权是抱有很大幻想的。也就是说,只要曹操不过江,孙权就不会和刘备联合。或者说,只有曹操过江,江东感觉到大祸临头,孙权才会和刘备联合。 接下来的一番对话,才是决定孙权下决心抗曹和联合刘备的关键。诸葛亮说:“田横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,尚且能够坚守道义不肯辱没自己,何况刘豫州身为汉朝皇室后裔,英才盖世,人心归附,如同江河流归大海那样,如果功业不能成就这就只能说是天意了,又怎能再做他曹操的臣下!”孙权愤怒得脸上变色说:“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疆土,以十万大军,而接受他人的控制。我的决心已经下定了!似乎除了刘豫州就没人能与曹操分庭抗礼的了,可是刘豫州新近才吃了大败仗,他又怎能抗击如此强大的对手呢?”毫无疑问,这番话就是要了解刘备到底有多少底牌。诸葛亮说:“刘豫州的兵马虽在长阪战败,但现在失散归来的士卒加上关羽的水军,也还有上万精兵,刘琦整合的江夏士兵也不下一万人。”然后就说了曹操的劣势以及双方联合必胜的道理。最后,诸葛亮还暗示了胜利后的地域划分,那就是刘备只要荆州,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,这才有了孙权的“大喜”并下令进军。 诸葛亮这番话的关键在哪里呢?两个重点:一是刘备的身份;二是刘备的军力。诸葛亮强调了刘备的两个身份,豫州牧和皇室后裔。这是在告诉孙权,刘备有很强大的号召力,现时段不是你孙权能够相比的。想想也是,陶谦、曹操、刘表为什么都把刘备当贵宾供着,就是他那个身份能够唬人。现在的人可以说他那个中山靖王祖上早已经八竿子打不着了,但古代人不这样认为,只要是血脉相连就好。就像当时的孙权,他就说自己是孙武之后,那年代不知道比刘备又久远多少个世纪了。更何况,刘备这个豫州牧,那可是当今天子正式任命过的。再有刘备的军力,诸葛亮说是两万人,即便是稍有点儿夸大,也不至于太虚,因为诸葛亮所说兵力来源的确实际。孙权只给了周瑜三万人,难道刘备的两万人孙权会一点儿都看不上吗? 总结起来,孙刘联盟,鲁肃是“本谋”,这一点儿疑问都没有。不过,再具体的联盟过程当中,诸葛亮的作用既关键又不可替代。的确,鲁肃首先提出来联合刘备问题,但他的这个建议,只不过是给了孙权一个选择,孙权选还是不选,取决于两点:他需要不需要联合刘备;刘备有没有本钱值得他联合。后面一点,鲁肃也不知道刘备还有多少本钱。诸葛亮的作用在于,他既让刘备下定决心不再犹豫,又让孙权知道了刘备有本钱,而且是一支很大的潜力股。所以,在孙刘联合一事上,鲁肃和诸葛亮有同等功劳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诸葛亮的作用一点儿都不比鲁肃差。 当然,这个联盟打败了共同的敌人曹操获得了胜利,尤其是两家主公后来都当上了皇帝,所以各说各话,都会夸大各自一方的作用。在联合抗曹问题上,鲁肃和诸葛亮究竟谁起到的作用更大,今天的我们是不是还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呢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