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阅读模式
|
最近一段时间,放松楼市调控的地方政府开始越来越多。号称史上最严的这一轮楼市调控,会不会再度放松?如果放松,房价会不会再次暴涨? 深圳是近期楼市政策最活跃的城市,作为四大一线城市的焦点,深圳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,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。2015年,当时全国楼市还处在一片寒冬之中,正是深圳楼市率先复苏,吹响了那一轮全国楼市暴涨的号角。全国四个一线城市中,北京、上海和广州近期的楼市都比较低迷,只有深圳房价强势上涨,和深圳当前的楼市松绑不无关系。 最近,深圳对楼市松绑的政策频出,接连杀出了三板斧。第一板斧是调整了豪宅税的认定标准,144平方米以下的住宅不用再缴纳豪宅税,税收标准放松,极大刺激了楼市的成交;第二板斧是在12月初,启动了深汕合作区的商品房销售,深汕合作区被称为深圳的第11区,在2年前,深汕合作区的房价大幅上涨,当时为了抑制炒作,冻结了区内的商品房销售,现在重新解冻,也是深圳楼市放松调控的重要一步;12月12日,深圳楼市又祭出第三板斧,宣布取消去年出台的商务公寓“只租不售”的禁令,一度不许出售的商务公寓,现在也可以公开交易了。深圳楼市近期的举动,在业内引发了极大关注,被很多人视为一线城市调控松动的先兆。 除了深圳之外,全国很多其他城市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松动。佛山市在近期对楼市限购政策大幅松绑,是目前为止楼市限购松绑力度最大的城市。除了深圳、佛山之外,前段时间还有很多二三线城市,以引进人才为由,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买房和落户的限制,也相当于变相刺激本地房地产市场。 当前地方政府对楼市调控放松的意愿越来越强,主要还是因为史上最严调控历时2年之后,房价下跌的城市越来越多,很多地方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10月份的楼市数据显示,70个大中城市当中,有一半的二手房房价出现了下跌。 我国楼市调控的总基调虽然是“房住不炒”,但同时还有一个提法叫作“一城一策,因城施策”,所以,地方政府对于具体的调控尺度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,包括降低对购房的社保年限要求、甚至取消限购等等。“房住不炒”的目标是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,在过去房价大涨的时代,这个政策经常被理解成要打压房价,让房价下跌,但其实,保持平稳发展才是“房住不炒”的真实目的,随着现在很多地方的房价下跌压力增大,避免大落也将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要考量,因此,对于房价下行压力比较大的城市,通过放松来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,也是房地产调控的一部分。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,放松调控的地方政府还会越来越多。 在地方政府放松调控的同时,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央的态度,这将最终决定楼市的调控方向,以及未来房价是否会又迎来一轮大幅上涨。因为地方政府的调控能力和范围还是相对有限,主要是针对限购的力度做出调整,而对房价走势更具决定性的力量,并不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,比如购房首付比例、房贷利率以及对相关税收政策做出调整等等,这些对房价走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政策,更多掌握在中央部委手中,一旦这些政策开始松动,房价将大概率迎来上涨。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对房地产调控做出了最新的表态,“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全面落实因城施策,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”那么,这番表态到底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,应该对此作何理解呢? 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千篇一律的表述,但如果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起来就能看出玄机。去年对房地产的表态是,“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,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因城施策、分类指导,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,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。”去年和今年都强调了“房住不炒”,但是,今年更突出了一个“稳”字——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。过去不让房价过快上涨当然是稳,现在不让房价过快下跌也同样是稳。 所以,也就不难理解近期地方政府的楼市放松政策。在以前调控最严厉的时刻,一旦有地方政府出现放松迹象,很快就被紧急叫停,但是最近地方政府的放松行为,基本上都得到了默许,原因就是随着房价下行压力加大,“稳”字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凸显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预计未来放松的城市会越来越多,放松的尺度也会越来越大。不过问题的关键是,在“房住不炒”的主旋律之下,放松的边界到底在何处?中国楼市的字典里似乎很少出现“稳”字,一旦政策放松,房价大概率就会大幅上涨。 过去十年,中国有过两次楼市调控转向的举动,分别是2008年和2015年,这两次都引发了房价大涨,而从刺激经济的效果来看,第一次由于和4万亿政策配合,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快速反弹,但也仅仅只是短期反弹,而第二次甚至都没有反弹,救市的2015年,中国GDP首次跌破了7%,2016年增速继续放缓至6.7%。 如果这一轮号称史上最严的调控最终转向,人们将会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调控都只是空谈,投机资金将会从此肆无忌惮炒房,房价在短期之内将会再度大涨。但与此同时,经济增长并不会有太大起色,因为2015年那一次刺激房地产,已经证明了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弱。 房价大涨还会挤压其他很多行业的生存空间,对中国经济的改革和转型带来更大的障碍。过去很多年,房地产的过度发展已经导致其他很多行业利润萎缩,房价大涨不仅只是抬升了民众的生活成本,也大大提升了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,现在刺激房地产,代价将远远高于收益。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“保6”的压力,但这种局面不能靠房地产来拯救,而是要通过改革和转型来实现,尤其是中美贸易战之后,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共识。只有通过提高生产率,摆脱低层次的增长才是中国经济的出路,如果房地产再度重回舞台中央,中国经济将离真正的未来越来越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