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阅读模式
|
近日,陕西靖边县一位男子,将瘫痪的母亲活埋进废弃墓坑,他的妻子发现婆婆不在后(5月2日到5月3日),预感情况不妙,慌忙报警求助。最终,男子交代事情,民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挖掘,成功将79岁的老人救出。目前,获救老人生命体征稳定,涉事男子被刑拘(故意杀人罪)。 坦白讲,案情虽然还没有进行具体的通报。但是,“79岁瘫痪的母亲”,“活埋进废弃墓坑”这些标签却直戳人心。常言道:“虎毒不食子”,同理而言:“虎毒不食母”也应该是成立的。只可惜,当这些人性中的圭臬遇上现实的残酷时,没有什么会显得坚不可摧。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,在一些乡镇中,老人还是比较依赖“子女养老”,尤其是“儿子养老”貌似还很普遍。但是,当老人遭受慢性“疾痛”时,这种约定俗成的“养老机制”就会面临坍塌的风险。这导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已经成为世俗公论。 所以,很多时候,老人在谈论“急病致死”时,反而充满慰藉感,认为那是一种“福报”,不会给子女们添麻烦。只是,我们反过来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,就发现这种认知中,饱含着莫大的悲凉之感。要知道,在没有社会性的福利保障时,人类和所有动物一样,都会顺应“我养你小,你养我老”的自然秩序之中。 但是,回到现实的境况之中,就算存在社会性的福利保障,作为基本的“亲缘保障”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性。毕竟,父母和孩子的关系,始终伴随着互助关系的存在。说实话,在社会秩序不健全的时代,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始终是绑定的。 幸运的是,现代社会秩序的逐步完善,让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再体现在感恩的逻辑之上,而是更强调个体的生长性。比如,父母养育孩子更多是基于一种人生体验,而非是建立在“养儿防老”的逻辑之上。但是,这些较为新的“生命认识论”,可能更适用于经济能力较强的群体。而回到一般经济能力的家庭,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依然有其万般无奈的存在性。 所以,我们既要抨击男子“活埋母亲”的恶行,也要体察他照顾“瘫痪母亲”的无奈。因为,在一些乡镇中,如果经济能力不够好,子女确实会难以尽到照顾瘫痪老人的责任。因为,本就没有经济能力,所以放下“农活”或不去“打工”,可能自己的生活也不好维持。 当然,这并不是为“活埋母亲”脱罪。而是站在现实的可能性中,寻找扭曲人性的核心力量。不过,在没有通报具体的案情前,对于这起“活埋母亲”的荒诞剧,还无法给出定性。但是,就基本的信息盘来讲,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的逻辑,应该是大概率存在的。 尤其,对于多子女的情况,如果各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太好,或是兄弟姐妹的关系比较差,那么在老人的照顾上,很容易出现“三个和尚没水吃”的尴尬。这种时候,道理是没用的,情理更加没用。所以,对于老人来讲,可能只有结束生命,才能换来子女们的和平。 不过,即便如此,在不少地域的乡镇中,还保留着“重死不重生”的世俗信仰。子女们在老人生前相对不管不问,但是,老人死后却大操大办。并且,基于乡村婆媳关系的微妙,以及男性在家庭中经济地位的属性,导致,“养儿防老”完全受道德品行支配,而非受绝对性的秩序框架支配。 所以,很多时候,“孝子的存在”还不只是受限于经济条件,很大程度上,跟子女的生命认知意识,道德品行水平有关系。所以,作为父母来讲,如果想依赖“子女养老”,就要从养育子女开始,就将基本的生命认知,以及道德品行植入在子女的意识之中。 说到底,也就是父母对老人如何,决定子女对自己如何。讲得更为直白一些,其实就是“良性家风”的延续。所以,很多时候,如果硬说是因果轮回,其实也是能讲得通。尤其,对于孝敬老人的问题上,可能体现得更为明显。毕竟,家庭之中,潜移默化的影响威力是很大的。 于此,就老人患病在床没人管的情况,就不再是密不透风的存在。当然,典型的情况就是“拖累逻辑”,另外,还存在一种情况是,子女已经照顾很多年,但是,老人不见好转,这种时候,如果经济条件好,还可能继续维持,如果经济条件不好,就可能陷入双向煎熬的境地之中。 所以,就无经济能力继续照顾老人的情况,作为社会性的公益机构,或是相关政府机构就应该及时的补位。要不然,“硬把活人活埋”,“硬把活人逼疯”,就会成为荒诞的魔幻现实。因为,作为“男子将瘫痪母亲活埋进废弃墓坑”这种报道,总让人觉得不是新闻,而是小说。 毕竟,就算活埋一只猫,一只狗,也是令人心痛的,何况是活埋一个人。好在,有惊无险,他的母亲还活着,可是他却将要面临刑事责任的承担。当然,对于这起事件来讲,如果能追溯到更多难言之隐,可能案情的不确定性也很大。不见得,涉事男子一定会坐牢。 不过,在既定的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逻辑中,不仅道出人性的残酷,也道出现实的无奈。不得不承认,健康对于一个人,一个家庭来讲,可能比千金更为重要。因为,没有钱可以挣,但是,一旦有病,不仅可以摧毁人,同时也在摧毁人性中最美好的想象。 当然,就人性的进化来讲,可能永远不会完整。所以,作为社会来讲,就要强调规则性,秩序性,以此来约束那些邪恶的人性。所以,100年前所强调的“孝不孝”的问题,可能到今天依然是社会性的问题。只不过,在程度上可能有所缓和而已。 甚至,作为媒体视角来讲,也只能引领公众看到极致的丑陋,或者极致的美好。而对于中间的“大多数老人”,只能希冀自己不要得病,不要麻烦子女。因为,谁都知道,人性这种东西有时候“情比天高”,有时候“命比纸薄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