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

『评论随笔』 李鸿章创建的淮军,走出了多少个总督和巡抚[复制链接]

楼主:明天更好LV.4 时间:2021-3-15 23:22点击:479 回复:0
1862年,曾经在曾国藩手下做过4年幕僚的李鸿章,带着一支从安徽老家招募的队伍,奉曾国藩之命从安庆奔赴上海。由于这支队伍主要来自于安徽江淮一带,被称为“淮军”。

淮军脱胎于湘军。在淮军成立之初,曾国藩给予了大力支持。由于当时淮军只有6000多人,曾国藩担心去了上海势单力薄,难成气候,便从湘军中抽调精兵强将予以补充,还将自己两营亲兵作为“赠嫁之资”送给李鸿章。

01.jpeg

不过,淮军成立之后,与湘军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,实为两支不同的部队。李鸿章带兵的风格,与曾国藩迥然不同。淮军“尽改旧制,更仿夷军”,配备了新式枪炮,雇请了洋人军官作为教练,战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,成为与湘军齐头并进的一支武装力量。

曾国藩率领湘军攻陷天京后,为防止朝廷猜忌,曾经主动裁撤了大部分湘军。曾国藩希望李鸿章也跟着裁撤淮军时,被李鸿章拒绝了。在李鸿章的坚持下,淮军得以保留下来,并得到发展壮大。从1864年到1894年30年内,淮军一直是中国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。

02.jpeg

李鸿章凭借淮军的力量,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,把持外交、军事、经济大权。淮军枝繁叶茂,走出了多名实力派人物,其中不乏总督、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。

除了李鸿章外,淮军走出了两名总督:张树声﹑刘秉璋。

张树声是安徽合肥人,是李鸿章的老部下。淮军还没有成立之前,张树声就与父亲张荫谷一起,协助李鸿章及其父亲李文安兴办团练。1862年,李鸿章离开曾国藩去安徽老家招募兵勇时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树声。在张树声的协助下,李鸿章拉起了第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。

03.jpeg

很快,张树声就成为李鸿章最倚重的一员将领,官职升得很快。1872年,当李鸿章任职直隶总督时,张树声就升任至漕运总督、江苏巡抚。1877年,张树声升任两广总督。1882年,当李鸿章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制时,张树声奉命署理直隶总督。

刘秉璋是安徽庐江人,1860年考中进士,是淮军中少有进士出身的将领,得到了李鸿章的欣赏。1862年,当李鸿章率领淮军第一次抵达上海时,因军队武器简陋、服装破烂,遭到洋人戈登所练常胜军的嘲笑。刘秉璋告诉大家:“此不足病也,顾吾曹能战否耳。”果然,此后淮军三战三捷,让大家刮目相看,在上海站稳了脚跟。

刘秉璋

04.jpeg

作为进士出身的武将,刘秉璋升官神速,1875年升任江西巡抚,1886年升任四川总督,成为淮军中除李鸿章外的第二名总督。

淮军中走出了两名巡抚:刘铭传、潘鼎新。

刘铭传是安徽合肥,也是团练出身,在大潜山周边兴办团练,对抗太平军,与张荫谷、张树生父子齐名。李鸿章创建淮军时,刘铭传是最先加入的一批将领,独立率领1营“铭”字营。1864年,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逃出天京,逃到江西时,被刘铭传部下擒获。刘铭传留下大功,被清廷补授为直隶提督,成为淮军中担任军职最高的将领。

刘铭传

005.png

1866年,刘铭传因李鸿章保举推荐陕西巡抚没有成功,以头痛为由,辞官回乡,闲居了十几年。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,刘铭传复出,担任福建巡抚。由于刘铭传在台湾保卫战中表现突出,于1885年被任命为首任台湾省巡抚。

潘鼎新是安徽庐江人,是1850年的进士,1877年投身军营,被曾国藩纳入部下。李鸿章创建淮军时,潘鼎新统领“鼎”字营,是淮军主力4营之一。

1876年,潘鼎新首任云南巡抚。当时云贵总督是湘军大将刘长佑,潘鼎新与他合不来,被朝廷调到京城。1883年,中法战争爆发后,潘鼎新被派任湖南巡抚,守卫第二线。次年调任广西巡抚,守卫第一线。清廷在中法战争中摇摆不定,李鸿章密令潘鼎新“战胜不追,战败则退”,导致谅山、镇南关等地失守。事后,潘鼎新被追究责任,遭革职回籍。

在总督、巡抚之外,淮军中还走出了布政使、提督、总兵级别的高级将领,如湖南提督周盛波、浙江提督吴长庆、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、直隶提督叶志超、直隶提督聂士成、南赣镇总兵程学启等。

丁汝昌

06.jpeg

在这些高级将领里,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丁汝昌。丁汝昌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,成千古绝唱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:(Ctrl+Enter可以快速提交回复)

使用  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
发言注意:请遵守推虎社区言论规则,善意回帖,理性发言,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

免责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信息发布,不代表推虎社区的观点和立场,推虎社区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告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