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

『评论随笔』 秦人从养马到立国,期间500多年经历了什么[复制链接]

楼主:小太阳LV.6 时间:2021-7-31 22:30点击:373 回复:0
西戎是秦人的敌人,更是秦人的恩人,这句话终于在秦穆公那里得到应验。

热播的《大秦赋》围绕吕不韦、赵姬、嬴政等人物展开剧情,然而,大秦帝国从附庸到诸侯的苦难建国路并不平凡,秦国得以兴旺,不仅仅是吕不韦的功劳,也不是秦庄襄王的成全,而是整个秦人祖辈的努力。

秦人的祖先擅于畜牧,因此秦非子得到给王族养马的任务,继而还得到了秦地。

从秦非子得到亲弟以后,到五代之后的秦襄公之时,秦人在秦地勤勤恳恳地致力于农牧生产,力争使秦地富饶。

然而这个地方是华夏边缘,资源有限,生产力不高,所以非子的前几代人的经营非常惨淡。

而这些还是小事,最困扰人的还是和秦相邻的西戎民族。

西戎,是周朝时候华夏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,当时周人自称华夏,而对四方的民族称为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。

因为他们对周王室的权威认可处在徘徊的地步,所以在周朝统治时候,这四个方向一直是周朝政权的外患。

而西戎的危险在这四方中属于最大的,《说文解字》里就有:戎,兵也。的说法,兵就是武器,其凶猛程度可见一斑。

在周穆王之后。西周逐渐见衰,而周幽王“烽火戏诸侯”的玩意下更造成了犬戎之乱。所以当时,谁在周朝的西边,谁就倒霉。秦人祖先就在这个行列中。

当时,周孝王封非子秦地就有着这样的政治考虑,秦人长期混杂于西戎民族,和西戎有密切往来,让他们镇守秦地,以来可以防守西戎,而来或许可以因为秦人和西戎的关系,让西戎降服。只能说周孝王的想法太天真了,因为西戎根本不买秦人的账,两股势力一直在斗争。

到了公元前878年,周厉王当了统治者,然而他的风评不是很好,群众批评声一浪叠一浪,管理也不好,所以也引发了很多诸侯的叛乱,西戎看在眼里,于是袭击了处在犬丘的大骆族人,而大骆族人无力反抗,就在入侵时候灭亡,而秦人这边还在秦亭诚恳经营,不然秦帝国不知道从何说起。

而历史不会因为谁的嗟叹而停下脚步,周宣王接棒了无道的周厉王,效仿先祖东征西伐的做法,对付西戎的战线上,他选择了秦仲,任命其为大夫,进攻西戎。

秦仲得到任务后大喜,感觉就像当年非子因为得到养马任务一样,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他的目标,是跻身大诸侯国的行列,于是在公元前823年,带领着周朝兵马向西进发。

然而秦仲有心无力,在交战中死去。但他的死激发了全族人民的怒气,特别是他家五个儿子,大儿子继承了位置,其他四兄弟也给予最大的支持。

五兄弟带着七千兵马,有着一股为家复仇的气概,这一次,他们不但一雪前耻,为父报仇,还为周宣王的历史功绩贡献了令人欣喜的消息。于是,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,并把原来大骆一支的封地赐给了他。秦人领土扩大了,为日后开拓疆土实现一个小起步。

然而,这一次胜利并不代表一劳永逸,西戎人反复无常,秦庄公给他们的打击只是小风波,秦庄公的胜利更激起了他们的血性,西戎和中原的争夺中虽然没有取胜,但是顽强的生命力和狼一样的野性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的隐患。

自从秦仲之后,和西戎人的对战就是秦人的重要任务,所以秦庄公一生都献给了驱逐西戎上,虎父无犬子,他的长子叫世父,因为对西戎的仇恨他放弃了继承人身份,在秦庄公快死的时候,就发誓,“戎杀我大父仲,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。”随即投身对抗西戎的道路中,把位置让给了弟弟,而秦庄公的弟弟叫嬴名开,历史有名的秦襄公。

秦人和西戎之间就是一个结,而揭开这个结的过程中,秦人没有让祖先失望,虽然漫长而艰难,但在这一过程中,秦终于从一个地方小邦推上了诸侯大国的位置。

秦襄公立国虽然有着自己的努力,但把机会给到他的,却是西周。

秦襄公立国之后还经历很长的探索历程才到了嬴政的上位,所以说,所谓的成功都是抓住了运气,再全力以赴、甚至前仆后继的努力。

从拿到一匹马的驯养资格开始,秦人靠着一股韧劲和踏实,慢慢的从小邦发展起来,谁想到后面有统一六国的辉煌。

反思我们为人处事,想成大事,不仅需要培养出色的能力,持之以恒的奋斗,还有不畏困难的勇气等等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:(Ctrl+Enter可以快速提交回复)

使用  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
发言注意:请遵守推虎社区言论规则,善意回帖,理性发言,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

免责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信息发布,不代表推虎社区的观点和立场,推虎社区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告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