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阅读模式
|
昨日,贫困县学生把免费牛奶倒排水沟的视频引发热议,据了解是学校为饮食安全考虑,规定牛奶不能带回家,喝不完只能倒掉。 “饮食安全”貌似有点道理,但是并不能解释完全。首先为什么这么多学生喝不完?真是因为天气太冷,还是牛奶品质口味有问题?其次如果明知不爱喝,为何不能提供其他选择,或者允许学生把未开封的牛奶带回去? 今日,涉事湖南隆回县官方发布回应,称事件反映了我县在学生营养午餐供应管理和服务上的问题。对此,隆回县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,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。并责成教育主管部门协同供应企业立即整改,提高服务质量,提供差异化服务,责成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学生营养奶的政策宣传,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。 可见,官方也承认是存在问题的,但问题是不是仅仅表面上的问题呢? 所谓“免费奶”是国家补贴的营养餐计划,有条件的地方开设全餐,没条件的地方就发点牛奶饼干面包之类,涉事学校就属于后者。 而如果发牛奶的话,又牵涉到另外一个“中国学生饮用奶计划”,此计划在2000年由农业部、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发起实施,企业实行定点生产许可。2013年政府职能调整,“中国学生饮用奶计划”整体移交给中国奶业协会继续推广实施。 这个学生奶为什么要严格监管,弄一个专门计划?因为众所周知牛奶市场的鱼龙混杂。之前很多地方提供的学生牛奶被指系不知名企业的劣质产品,甚至是风味饮料根本不是牛奶。 而本事件中倒掉的牛奶品牌为“湘蜜”,行业内不见经传,是隆回县当地企业。早在2016年1月,就有隆回县学生家长在“问政湖南”发帖,质疑“无供奶资质的湘蜜企业为何能垄断隆回县331所学校的学生奶?” 当时隆回县委宣传部的回复是:湖南湘蜜乳业有限公司是我县本土乳制品企业,于2012年拿到原“学奶办”颁发的学生奶认证标识,并按照要求依法依规供应学生奶,2015年底,该公司原“学奶证”到期。根据2013年农业部和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的《关于调整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方式的通知》,学生饮用奶作为一般乳制品,统一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的生产和质量监管,只要符合国家乳制品生产要求,具有相关职能部门颁发的“乳制品生产许可证”的企业即可生产供应学生牛奶,不再要求行政审批…… 2013年政府转变职能的事是存在的,但是这个学生奶计划并没有消失,而是整体移交给了中国奶业协会。目前“中国学生饮用奶计划”的网站正常运作,企业注册也在正常进行,最新的一批注册文号是2018~2021年的。其中湖南省有四家企业,包括“湖南新希望、皇氏集团、湖南南山、湖南金健”,并没有“湘蜜”品牌。 然而在“湖南湘蜜乳业”的官网,自称是湘中南地区一家国家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。其产品标识上也明确写着“中国学生饮用奶计划”的专有标识和注册文号——当然,此文号已经过期作废。 政府不再要求强制认证是一码事,但是你认证过期没有续办,意味着退出了这个计划,不能再挂着羊头卖狗肉,还把该计划的专有标识和文号印在盒子上,这岂不是虚假宣传? 不知道现在营养餐供应是否必须要求这个注册认证,但至少来说,它对参与中小学供餐市场是有帮助的,没帮助的话,那些大名鼎鼎的正规乳企,也就没必要专门去注册了。那些光明、三元、伊利、蒙牛等大品牌,全部都在有效名单之上。 而对于“湘蜜”来说,在全国乳企行业籍籍无名,学生奶几乎是它唯一主打的产品,这个认证就显得尤为重要,否则你凭什么跟大品牌竞争? 这个牛奶本身的问题,可能才是最大的问题。按网贴所言,一家本地企业垄断了全县数百所学校的牛奶供应。全国品牌别说伊利蒙牛,湖南本省的四家有效注册的名牌企业也打不进去,而一家早已注册过期的企业却依然在打着“中国学生饮用奶”的招牌,这正常吗? 牛奶是营养餐,不是白手套,白花花的倒掉令人心疼,而背后的猫腻可能更令人心惊。当地官方的回应是有问题的,建议上级部门介入彻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