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

『法制纵横』 女子把民警当骗子,尴尬过后该反思什么[复制链接]

楼主:明天的浪LV.4 时间:2019-1-2 18:52点击:676 回复:0
近日,松江警方在劝阻网络电信诈骗中发生的有趣一幕,一名机智的女子在识破诈骗电话后准备发起防守反击,不料却将接到反诈中心指令前去劝阻的民警当成了骗子,与民警开展了长达三十分钟的“斗智斗勇”。(12月31日北青网)

看罢新闻,也许有人会说,这是“大水冲了龙王庙,自家人打自家人”。而面对可能存在的诈骗分子,该女子的警惕性着实值得表扬。可冷静一想,女子和民警之间不应该存在那么多误会。

近年来,各类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。伪装成公检法机关,已是不少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。且随着反诈骗宣传的不断延伸,民众的“免疫力”也是越来越强。面对突如其来的警察询问,大多数人想必都会提高警惕意识,积极与诈骗分子斗争。只是,无差别的怀疑容易滋生“过敏反应”,费时费力不说,“敌我不清”更容易掉进诈骗分子预设的陷阱。

可以看到,在不少现实案例中,曾出现了受害者“不信警察信骗子”的景况。不是说受害者警惕性不高,也不是说警察发现不及时,而是当受害者进入“深度洗脑”之后,对诈骗分子的盲目信任会阻碍警察同志的直接交流。站在受害者角度,试问,同样是非接触式的电话联系,凭什么一定要相信“看似警察”的一方呢?更值得反思的是,新闻中的女子已经到了派出所,却还不相信电话中的另一头是反诈骗的民警。

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,电信诈骗越来越“精细”,反诈骗的手段也得越来越“贴心”。我们必须得建立起民众对警方通讯的信任感,要让广大民众分得清,哪些电话是诈骗分子打来的,哪些电话是警方打来的。若无法建立起十足的信任感,这样“乌龙”也会反复出现,届时也许不仅仅是警察同志跑动受累的麻烦了。

对此,执法机关有必要加大与手机供应商的交流,在手机硬件上,配备专用的公务沟通网络,确保用户能通过手机,确定通话来源。同时加大各级警务系统的通联,能让警方在第一时间通知就近的巡警、保安、小区工作者,缩短通知联系时间,避免误会扩大。电信诈骗不是小事,不断升级硬件及软件防护水平,也是拉开与诈骗分子技术差距,缩小反诈骗成本的必要思路。

可以相信,为防诈骗受害者不信警察,不是孤例。在戏剧性的尴尬冲突之后,是亟待反思的现实问题。对此,期望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和防范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:(Ctrl+Enter可以快速提交回复)

使用  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
发言注意:请遵守推虎社区言论规则,善意回帖,理性发言,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

免责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信息发布,不代表推虎社区的观点和立场,推虎社区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告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