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

『推虎评论』 校庆午餐被浪费 珍惜粮食的意识越来越弱?[复制链接]

楼主:幸福人生LV.6 时间:2018-12-9 16:33点击:684 回复:0
近日,某大学食堂在40周年校庆时,推出“三荤一素”仅1分钱的“午间套餐”,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“免费午餐”。可惜的是,午餐结束后,工作人员在收拾“剩饭剩菜”时,却看到很多饭菜被倒掉,觉得学生们太浪费,不懂珍惜粮食。对于这样的事情,事实上,在大学食堂里早已不是什么怪事儿,但因象征性的“一分餐费”,却让人感到些许不该。

坦白讲,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,十之八九对“珍惜粮食”很淡漠。从小学,中学,乃至大学,食堂的“剩饭剩菜”一直都是养猪专业户青睐的食材,大多数学生近乎是“吃一半倒一半”。即便食堂随处可见“珍惜粮食”的标语,但是并不起实质作用。

当然,不得不说,食堂的饭菜多数时候味道也不是很好,相比之下,大学食堂的饭菜算是可以入眼的。可不管怎样,大量的“剩饭剩菜”现象,依旧是只增不减。这对于经历过饥饿时期的父辈来讲,几乎是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。可是,不管父辈们怎样说教,怎样批评,现在的孩子就是“不珍惜粮食”,你能怎么办?

很多过来人常说,饿这帮“兔崽子”十天八天,就知道粮食的珍贵了。可是,作为“兔崽子”的父辈,却又总是舍不得苦自己的孩子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“珍惜粮食”的认知,好像与苦难经历有绝对关联似的,这种普遍因果认知的思维下,就导致很多孩子有理由不去珍惜粮食,因为他(她)们确实没吃过大苦,也不想通过吃大苦去理解珍惜粮食的意义所在。

毕竟,在他(她)们看来,面对饭菜只有想不想吃的“选择意识”,而没有勉强吃完的“苦难意识”,这种认知方式的形成到底是谁的错,或许并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。毕竟,就当下来讲,孩子们对于粮食本身的看待,并非是生活的重心。

而长久以来,人们就“珍惜粮食”的出发点,多数时候停留在“苦难意识”的层面中,而非“需要与否”的尺度中。因此,作为生活富足的家庭,就珍惜粮食的态度上,就会表现的较为反弹。甚至,对于那些暴发户而言,总觉得“浪费粮食”是一种富足的体现,于是就堕入生活越好越浪费的怪圈。

就国内来讲,对于富足的人群而言,饭菜的多寡已经不只是“需求的问题”,更是“社交的问题”。很多人为面子,在吃饭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肆意浪费的姿势,以表达自己已经超越“食物自由”的境界,隐含表达“财务自由”的境界。但是,从根本上看,这只能算是一种粗鄙的人格表达,并不能将自己抬高到太体面的位置。

与此同时,不少父辈已经过度神话“吃大苦”,认为“吃大苦”就可以培养“好意识”。可事实上,从逻辑基质上看,这并不是绝对好的选择。但凡强调的越深,也会反弹的越强。因为苦吃的太多,除却会认为生活不易,也会异化成为及时行乐的挥霍认知。

说到底,“珍惜粮食”的最佳认知,应该是以需求为前提的一种意识习惯。就是一个人吃饭菜,是以自己的饭量和喜好为需求来选择的,而非为体面去硬点一些自己不认为好吃的硬菜。就比如,到现在人们还是觉得肉菜比素菜更讲究,哪怕客人都喜欢吃素菜,客人还是会上肉菜,哪怕吃不完倒掉都无所谓,应为在他们看来,社交比浪费更重要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:(Ctrl+Enter可以快速提交回复)

使用  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
发言注意:请遵守推虎社区言论规则,善意回帖,理性发言,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

免责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信息发布,不代表推虎社区的观点和立场,推虎社区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告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